2020.12.4(农历10.20)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二之一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无常颂的前三首偈,知道了有情众生的死和所依物质世界的坏灭是不可避免的。今天,我们接着来学习四五六偈。这三首偈进一步告诉我们,众生难逃于生死流转之苦。经文:这三首偈的大意是说,六道中的有情,均在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中受生死流转之苦。纵然生到无色界的非非想处天,经过八万大劫,还会堕落下界的。在善道当中,天人福报大。天界有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、无色界四天(空无边处天、识无边处天、无所有处天、非想非非想处天)。偈颂里的“非想处”,就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天,是无色界的最高天。人间的转轮圣王,有四种大福报:一大富。珍宝、财物、田宅等众多,为天下第一;二形貌庄严端正,具三十二相;三身体健康无病,安稳快乐;四寿命长远,为天下第一。不过,转轮圣王的福德也有深浅的差别,依次为金、银、铜、铁四轮王。四轮王福报不等,所以统治天下的大小也不同。虽然他们有着自己的福报,“七宝镇随身,千子常围绕”,但照样无法逃脱死亡。死亡来临之时刹那也不会等待,还得随所造的业,受生死轮回种种苦报。“循环三界内,犹如汲井轮,亦如蚕作茧,吐丝还自缠。”这是说在三界中,众生起惑造业受报形成恶性循环,就如同井中汲水之轮。也像春蚕吐丝将自己缠缚起来一样,不停地流转在三界内。《佛说佛名经》中有讲:“世间果报皆如幻化,上天虽乐,会归败坏,寿尽魂魄堕落三途。是故佛语须跋陀言,汝师郁头蓝弗,利根聪明,能伏烦恼,至于非非想处,命终还作畜生道中飞狸之身。况复余者!故知未证圣果已还,皆应流转备经恶趣。”经中所说的郁头蓝弗仙人,是佛陀时代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外道,专修非想非非想定。他在水边的树林下修定,每当定功快要修成的时候,都会被水里的鱼和树林里的鸟所惊扰,以致禅定一直不能成就。于是他生了瞋恨心,发下恶愿:“我以后要做飞狸,入水吃鱼,飞行捕鸟。”飞狸是两栖动物,既可以入水,也可以飞行。恶愿发了之后,他又恢复平心静气,最后此定成就,生到非想非非想天。然而,八万大劫后,由此过去所发恶愿成熟的缘故,他还是投生做了飞狸。郁头蓝弗仙人的经历,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:我们要常随佛学,每天发大愿发善愿,千万不能因一时的嗔心而发恶愿。所谓:“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”唯有依佛所教走真正的解脱道,才能出离三界,解脱生死,到达寂静安乐的涅槃彼岸!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二之二
下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一之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