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净行品》十二之二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1年03月04日

2021.3.4(农历1.21)学习《净行品》十二之二mp3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我们已经学习了《净行品》第九愿的第一句“若有所施”,今天接着来看第三句和第四句:“一切能舍,心无爱着。”



第九愿

若有所施  当愿众生

一切能舍  心无爱着


一切能舍:《华严疏钞》中说:“一切悉舍,亦舍心也。”意思是布施的时候,不仅一切物都能舍,就连布施的心也要舍,不可执着布施的相。

 

心无爱着:这是说布施的时候,能悟得一切法都是无常的,对所爱的、所执着的都能够舍。布施的行为,是由施者、受者以及施物三者共同成就的。布施时若能懂得三者的本体是空的,了不可得,内心不存有任何执着,便叫做三轮体空(布)施或三轮清净(布)施,方称为出世波罗蜜。

 

《大智度论》当中说:“檀有种种利益。檀为宝藏,常随逐人。檀为破苦,能与人乐……檀为净道,圣贤所由。富贵安乐之林薮,得道涅槃之津梁。”

 

《杂宝藏经》当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。

 

曾经有一座名山,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,诸方护法居士都争相前来供养培福。

 

一天,各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们携带着眷属,前来供僧。一位贫女见后,想借机沿路乞食。她看见长者们供养僧众,便暗自思惟:这些长者,因为先世修福,所以今日富贵,今日又修福报,功德会更加殊胜;我先世不知培福,所以今世贫苦,今若不知培福,未来会更加贫困。

 

想到这里,她对于自己的来世愁忧起来。她自言自语道:“我曾在粪坑中捡到两钱,现在可以把它们供养僧众。一两天不吃东西,也不能饿死。”

 

于是贫女将两钱供养了众僧,住持法师亲自为贫女祝愿,还特地留下半钵饭分给她,众人见了也相继效仿。贫女一下子获得许多上等饮食,她高兴极了,心想:刚刚供养大众僧,就感得如此福报,真是太不可思议了!她欢喜地担着饮食往山下走,走着走着见到一颗大树,便躺在树下眠卧休息。

 

此时,正好有一行人来到这里,奉命为国王寻找新夫人。远远地看见此处有黄云遮盖,相师占卜说:“此黄云盖下,必有贤人。”众人来到树下,发现贫女颜色润泽,有福德相,连大树都主动为她遮荫。相师说道:“这个女人的福德,堪为国王夫人。”

 

一觉醒来的贫女,在众多侍女的簇拥下,香汤沐浴,华服披身,由千乘万骑护航,来到了王宫。就这样,贫女成为了深受国王喜爱和敬重的国王夫人。

 

为了报答众僧的恩德,国王夫人用车载着饮食及珍宝,专程前往山中供养众僧。大众僧食毕,她又用珍宝作供养。此时,住持法师派维那师父为她祝愿。

 

国王夫人不解地问:“过去我贫穷的时候,仅仅供养众僧两钱,您便亲自为我祝愿。今天我专程前来供养奇珍异宝,为什么您却不再亲自为我祝愿了呢?”

 

住持法师说:“佛法注重的不是珍宝,而是真诚的善心。您曾经虽然只布施两钱,但那时的善心极其殊胜可贵;今天虽然大施珍宝,却心存我慢,所以我不再亲自为您祝愿了。”国王夫人听后,内心万分惭愧,欢喜受教,获大法益。

 

总结以上,我们可以得知:布施的功德源于布施者至诚的善心和真实的舍心。因此,作为在家佛弟子,一方面应当欢喜广行布施,同时也要舍掉内心对于受者以及施物的执着,从而通过布施来收获真实的利益和功德。

 

可谓:

一句弥陀

内外俱舍
清净无累

自在安乐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十三之一

下一篇:纪念我的尼和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