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四之二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1年05月21日

2021.5.21(农历4.10)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四之二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的第四十一愿:

 

嚼杨枝时  当愿众生

其心调净  噬诸烦恼

 

来看这首偈的最后一句:“噬诸烦恼。”

 

噬诸烦恼:“噬”,吞、咬的意思。“烦恼”,《智度论》曰:“烦恼者,能令心烦,能作恼故,名为烦恼。”烦恼的相状有很多,通常将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,称为六根本烦恼。菩萨在嚼杨枝清洁口齿的同时,不忘随事发愿、借境练心,愿一切众生都能调柔、清净心地,去除种种烦恼。

 

只有“其心调净”,才能断烦恼、证菩提。如果心不调净,内心充满贪嗔痴,是不可能断烦恼的。也就是说,内心越调柔清净,断烦恼的力量也就越强

 

我们每日学习佛法,就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,遇境时善调这颗心,不被境界所迷惑。智慧军与魔军对垒,胜者才能无忧。如果迷失自己,就是凡夫;反之,一念觉悟,就成觉者。当我们身心清净的时候,自然就不会存有种种的烦恼垢染。

 

清净心与烦恼心不能并存。就像“一灯能破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愚”一样,清净心能吞没“诸烦恼”。虽然我们很难做到当下顿悟,但可以通过日日熏修善法,不断地培养锻炼自己,来获得清净心。这也可称为“耳濡目染”,意思是听多了、见多了,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。佛教中有“熏修德业”一词,意思是品德的修养须长期熏习,所谓:“日日听闻正法教,学以致用获利益。”

 

若能在行事当中提起正念,“检束善根,不令散失”,日积月累,自得心意调伏

 

《华严经》有偈颂:

 

出世调柔胜丈夫,
其心清净如虚空,
常放智日大光明,
普照世间除惑暗。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五之一
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四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