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七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2年01月16日

2022.1.16(农历12.14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七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《净行品》第一〇四愿

 

见处林薮  当愿众生

应为天人  之所叹仰

 

这首偈的大意是:菩萨(发大心的修行者)在乞食路上,见到修道者止宿在树林、山野等闲静处,就会发愿: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居闲寂法林,集聚众德,像佛一样得到人天的赞叹、敬仰。

 

见处林薮:“处”,居住。“林薮”,本义指草木茂盛的地方,此引申为山野隐居之地。这句的意思是说,见到居住在山野间的隐居者或修道人。

 

《华严经疏》云:“林薮则众德攸归。”林薮是清净之地,贤德的修行人少欲知足,为了深入禅定,磨练心性,增进道业,时间长短不定而处。

 

应为天人,之所叹仰:这是说,应当为天人和人类所称叹敬仰。“天人”,指天人和人,即六趣中的天趣与人趣。举天人,其实也包含了一切众生。

 

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中讲,本师释迦牟尼佛刚诞生人间时便说道:“吾当于世为无上尊……天人归仰。”从此处可以看出,“应为天人,之所叹仰”这句话,隐含着成佛的深意。因为在十法界众生中,佛的功德是最为圆满殊胜的,所以借助于见到山野间清净之地的修行人,来祈愿一切众生共成佛道,与“善用其心”这一教言最为相应

 

说到佛的功德,《撰集百缘经》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:

 

波斯匿王信仰佛法后,每天都用鲜妙的香花供养佛陀。一天,守园人把鲜花交给了国王,随后又摘了一束准备到市场上去卖。

 

途中,他遇到须达多长者和一个外道,这两个人为了买他的花,争相竞价直至百千两黄金,仍然互不相让。守园人对他们的做法很不理解,便问起他们买花的用途。外道表示,买花是为供养天神。须达多长者说,买花是为了供佛。

 

守园人听后,请问长者:“佛陀是什么人啊?”

 

长者回答:“佛陀能够了知过去、未来一切法无有穷尽,是三界中最尊贵的圣者,受到一切人天的敬仰。”

 

守园人听了暗自欢喜,于是对外道和长者说:“我的花不卖了,我要自己拿去供养佛陀!”

 

长者听后非常欢喜,立即带他去拜见佛陀。守园人见到佛陀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光明犹如千日普照,心中生起了极大的信乐和恭敬。他将手里的鲜花撒向佛陀,鲜花即刻在虚空中变成了华美的宝盖,佛陀无论行住,宝盖都一直跟随不舍!守园人见此胜景,立即五体投地顶礼佛陀,并发下解脱成佛、普利群生的大愿

 

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历经三大阿僧祇劫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修集福慧资粮,才圆满成就法报化三身,具足万德庄严,受到人天敬仰。我们学习《净行品》,就是要在生活中学会善用其心,懂得随境巧发善愿,愿一切众生都能常随佛学,觉悟人生,无私地奉献众生,乃至究竟成佛!

 

可谓:

 

寂静之处养道心,

是心是佛明心性。

福德圆满利有情,

一切人天咸归敬。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静坐常思己过
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