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7.6(农历6.8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五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翻邪三归的“第二项显相”。
备览 戒疏云:“有四种三宝。一理体者,如五分法身为佛宝,灭理无为是法宝,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。二化相者,如释迦道王三千为佛宝,演布谛教为法宝,拘邻等五为僧宝。三住持者,形像塔庙为佛宝,纸素所传为法宝,戒法仪相为僧宝。四一体者,如常所论。唯约心体义分三相,如涅槃说三宝同性等。”
行宗释云:“他宗皆阙理宝,四位分别独出今疏。初明理宝,五分者,戒定慧从因受名,解脱、解脱知见从果彰号。灭理,四谛灭谛涅槃。学无学者,初果已去同见真谛,名理和僧。然此理宝亦即同体,但望佛僧证理边为别。化相中,三千者,所化之境。谛教,即四谛。法门虽多,而以首者言之。又四谛统摄凡圣因果,大小教门,广略异宜,无出此四。住持中,戒法是僧体,仪相即削染也。一体中,如常论者,即指经论之宗。”
《戒本疏》中列有四种三宝,即理体三宝、化相三宝、住持三宝、一体三宝。《行宗记》提示,理体三宝是南山宗之见,其他宗皆缺。下面我们结合疏、记的文来了解四种三宝。
一、理体三宝
理体,指亲证的法身理体。理体三宝,以五分法身,即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为佛宝。其中,戒定慧从因行而得名;解脱、解脱知见从果德上来彰显其号。以灭谛涅槃无为之理为法宝。以声闻乘有学无学所证功德为僧宝。此就初果已去,同证真谛之理的理和僧来讲。
理体三宝,从理上来说就是同体三宝,即一体三宝。然此理体三宝是从佛僧所证的理来说,而同体三宝是就本具的性体功德来讲,这是二者的区别所在。
化相三宝,唯有佛陀应化住世才有。如成道后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佛宝。佛最初演说的苦集灭道四谛法为法宝。拘邻等五比丘为僧宝。五比丘,根据《四分律》所说,指憍陈如、阿湿卑、摩诃摩男、婆提、婆敷。现在文中所说的“拘邻”,就是指憍陈如。
佛陀一生所说的大小乘教法,随机广略各有不同。这里以四谛法为代表,因为此中统收了世间、出世间两重因果。苦集二谛为世间因果,苦是果,集是因;灭道二谛为出世间因果,灭是果,道是因。
住持三宝,能安住持续佛法于世间接引众生。以各种泥塑木雕的佛像、塔庙为佛宝。以书写在纸绢等物品上传演于世的佛法典籍为法宝。以禀持佛戒、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。
一体三宝,又叫同体三宝,详如经论所说。此是唯约众生心体,从义上分出的三种相:真如本有觉义为佛宝,有轨持义为法宝,有理和义为僧宝。《涅槃经》中提到的“三宝同一性相”,指的就是一体三宝。
下面,《备览》又引《芝苑遗编补遗》,即《补续芝园集》对以上四种三宝作了总结。
芝苑云:“众生妄念,天真本具,一体三宝也。诸佛果德,清净无染,理体三宝也。乘时利见,启迪群庶,化相三宝也。垂裕后世,流及无穷,住持三宝也。”见芝苑遗编补遗
众生的妄想心中,真理本自具足,即指“一体三宝”;十方诸佛亲证的果地功德,清净没有垢染,就是“理体三宝”;佛随时节因缘出现于世,以正法启迪众生,化导有缘,即为“化相三宝”;垂范示导众生,使三宝形象流传于后世,绵延无尽,即是“住持三宝”。
《华严经》中讲:“菩萨摩诃萨教诸众生发菩提心,是故能令佛种不断;常为众生开阐法藏,是故能令法种不断;善持教法,无所乖违,是故能令僧种不断。”
通过学习这一讲,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惟、用心体会三宝的功德,进而发菩提心如法修持,为三宝久住世间贡献一己之力!
可谓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小暑
下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