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10.2(农历9.7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〇之三.mp3
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开篇长行的第四段“具道因缘”。来看第六种力——根力。经文 云何得因力、欲力、方便力、缘力、所缘力、根力、观察力、奢摩他力、毗钵舍那力、思惟力?第六“根力”:“根”指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根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是五根增长,不为烦恼所坏,是名为力。”可见,力是由根出生的,有破恶成善的功用。与五根对应的五力正是指: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根据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》所说,五根,根是能生义,意思是这五种法能出生一切善法。“一信根。谓信于正道故。二进根。谓修正法,无间无杂故。三念根。谓于正法记忆不忘故。四定根。谓摄心不散故。五慧根。谓于诸法观照明了故。”说到五力,“一信力。谓信增长,能破诸般疑惑故。二进力。谓精进增长,能破身心懈怠,成办出世间法故。三念力。谓正念增长,能破一切邪念故。四定力。谓定根增盛,能破乱想,发诸禅定故。五慧力。谓慧根增长,能止三界见思之惑,发真无漏故。”五根五力,均为三十七道品之一,对于成就圣道来讲,都是不可缺少的。第七“观察力”:《华严经疏》解释说,“谓于自他、事理、药病善拣择故。”可见,有了观察力,我们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善于拣择,不为境惑。对内能以智慧观照诸法,证得自他不二,性相如一;对外则可应机施教,巧行佛事,广利众生。第八“奢摩他力”:《大乘义章》中说,“奢摩他,此翻名止。守心住缘,离于散动,故名为止。止心不乱,故复名定。”第九“毗钵舍那力”:毗钵舍那,华言为观。《大乘义章》解释说:“于法推求简择名观,观达称慧。”《大乘起信论》中讲:“云何修行止观门?所言止者,谓止一切境界相,随顺奢摩他观义故。所言观者,谓分别因缘生灭相,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。”由此可以看出,念佛也没有离开修习止观。《彻悟禅师语录》中说:“当念佛时,不可有别想,无有别想,即是止。当念佛时,须了了分明,能了了分明,即是观。一念中止观具足,非别有止观。”祖师的这段开示,若能认真思惟、仔细体会,相信可以帮助我们增长对于念佛法门的认识和信心。第十“思惟力”:《华严经合论》中说:“思惟力者,不失正理,智常现前故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凡有所思,若能不偏离佛法的正理,智慧就会恒时现前,成就思惟力。《瑜伽师地论》云:“于外力中,善知识力最为殊胜。于内力中,正思惟力最为殊胜。”由此可见,正思惟是出生智慧的关键,对于修习圣道来说极为重要。到此,第四段“具道因缘”下的十种力,就简单学习过了。希望大家对于以上所学能够多多思惟,从闻思修三慧中,获得修学佛法的真实利益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又是一年重阳时
下一篇:不寻常的今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