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奉事师长 | 第三篇
分享到:

作者:编辑部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0年03月22日

奉事师长(三)0322~1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今天3月22日是世界水日,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,不要忘记:一滴水可以见太阳

 

说起往事,不知是一种回忆,是一种念恩,还是因为老了而在啰嗦?也许碰上了那个点,拨动了心弦,发出了心声,是回忆、是怀念、是感恩,是策励

 

今天要谈的是我学佛的归依师父瑞老和尚,一位健在的九十多岁的出家人,在此和大家共同学习他老人家的教言。

 

我七岁回到父母跟前,跟着老居士(姑姑)学佛,归依亲近弘老和尚。印象最深的是在“文革”期间,老和尚给人归依时把一根绳从左肩顺到右胁下打结。我出家以后问起此事,老和尚说:“那是特殊时期,虽然不能搭袈裟,但不能忘了袈裟,所以用绳提醒表示。”

 

老和尚知道我的志向是当老师,故对我说:“为人师须有规矩。汝于镜前自照,衣着表情,言谈举止,堪为人之模范耶?”直到今天,这句话我还在受用:为人从规矩始,老实本分,别无花样也

 

出家后老人家教诫:“做人不可忘记惭愧二字,有惭愧则能知羞耻,知羞耻则易断恶修善。断恶定要果断,学古人不二过(不重犯同一种错误);修善务必积极,不论大小难易须坚持。”又说:“为人要老实、本分、规矩、腼腆。什么是老实?如佛所说,不自欺欺人,行必踏实,来不得半点虚伪。什么是本分?各自守其本分,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。什么是规矩?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佛法有戒律,皆不可逾越。什么是腼腆?为人常知己之不足,就不好意思我慢贡高。”

 

有一次老和尚谈起度众生时说:“不以自身为我身,要以众生为我身。众生苦,我身苦。当学诸佛,行六度万行,度尽众生,我愿方了。”

 

时常想想老和尚的这些话,再苦再累也能克服,因为不是为自己活着。古德也说过:“乐于众者长,乐于身者亡。”与众同乐才会长久,只为自己求乐,那快乐是有限的。能为众生服务是自己的福报,与众生同享佛法之乐才是真乐。

 

又有一次,老和尚问我们修行修得怎样,行菩萨道行得怎样。他说:“有位发大心的修行者说,‘小鬼叫我我不怕,阎王问我有回答,判官判我查查案,生生世世摩诃萨。做菩萨是快乐的,是理直气壮的!”接着,又以曾国藩的一段话策励我们:“‘轻财足以聚人,律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。’你们已经领众修行,这四点是必须具备的品格德行,望能记之、用之。”

 

曾国藩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,不看重钱财就能够聚众,严于律己就能够使人信服,心胸宽阔就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,身先士卒就能够为众人作表率。

 

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。”老和尚总是对后辈出家人的成长,给予切合实际的引导,以及无尽的鼓励和期望。“生生世世摩诃萨。”是呀!出家人就应该勇于发起生生世世当菩萨、行菩萨道的大愿,为利有情愿成佛!

 

《华严经》云:“善知识者,则是如来……善知识者,诸功德藏。”菩提路上唯有生生世世归依三宝,发菩提心自度度人,才能报答老和尚,以及诸世出世间师长的恩德于万一

 

在此,让我们共同感念世出世间师长的恩德,至诚归依三宝,顶礼天下弘扬佛法诸大善知识:

 

南无佛  南无法  南无僧(三遍)

 

愿一切有情,皆在三宝及诸善知识的加持救护下:业障渐消,福慧增长,解脱成佛,究竟安乐!

 

可谓:

世出世间之师长,

成就之恩不忘记。

凡所获得之法喜,

回向师长得利益。

 

南无阿弥陀佛!





上一篇:奉事师长 | 第二篇

下一篇:走进观世音菩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