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九品莲花开 | 第二十一篇
分享到:

作者:编辑部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0年05月31日

2020.5.31(农历闰4.9)九品莲华开(二十一)~1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不管愿意不愿意,无常都在与每个人为伴。因此,学会与无常相处:得意时不忘乎所以,失意时不情绪低落。因为无常,一切都在变化。有变就能过去,有变就有希望。念一句阿弥陀佛,让我们淡然面对一切。




从今天开始,我们进入第十五观中品生观的学习。对比来说,第十四观上三品的众生,都是大乘根机,发了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。第十五观中三品都是小乘根性,依靠受持戒律的功德,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二者的共同点,用的都是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夫。换句话说,无论做什么功德,只要将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,都可以往生。

 

中三品里各品的经文同上品上生一样,也分为四个部分。我们先来看中品上生的第一部分内容:修胜因(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因行)。

 

经文:

 
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中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,受持五戒,持八戒斋,修行诸戒,不造五逆,无众过患。以此善根,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。

 
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,佛告阿难及韦提希,中品上生所应具备的条件。如果有众生,受持五戒和八关斋戒,乃至修行出家戒等,不造五逆重罪,没有其他过患,用这些善根功德,回向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 

持戒是中品往生的根本条件,中品生者皆是以持戒功德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。无论出家在家,能持净戒必定会远离种种过失。宋朝元照律师自言:“生弘律范,死归安养,平生所得,唯二法门。”我们不妨从中体会一下祖师的用意。也就是说,持戒念佛,念佛持戒。当然,要自利利他,自己学戒持戒,也弘扬戒律令众生得利。自己念佛,也劝别人念佛。可见,若能向祖师大德学习,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。

 

经文:

 

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与诸比丘,眷属围绕,放金色光,至其人所,演说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赞叹出家,得离众苦。

  

这段经文是中品上生的第二部分内容:感胜缘(感得殊胜的往生助缘)。大意是说,中品上生的人在临命终的时候,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等,由眷属围绕着,放出金色的光芒,到达往生人所在的地方,为其演说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等法。并赞叹出家功德,令往生的人远离种种苦恼。

 

由此中品上生人的因地行持,我们可以看出持守戒律的重要。《遗教经》云:“若人能持净戒,是则能有善法。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皆不得生。是以当知,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。”重温佛的遗教,让我们建立共识:戒是做人的道德底线,是人品提升的标准,是令众生解脱的保障,是成佛的根本。有识之士,岂可轻废!

  

最后,让我们以《华严经》之经文共勉:

 

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,令免一切诸苦事故;

为一切众生作护,悉令解脱诸烦恼故;

为一切众生作归,皆令得离诸怖畏故;

为一切众生作趣,令得至于一切智故;

为一切众生作安,令得究竟安隐处故。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 




上一篇:九品莲花开 | 第三篇

下一篇:九品莲花开 | 第十八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