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我们已经正式进入《观经》第十四观“上品上生”的学习。根据古德所讲,上品上生的经文可分为四部分内容。今天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:修胜因(修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因行)。
经文: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上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,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,即便往生。何等为三?一者,至诚心;二者,深心;三者,回向发愿心。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,如果有众生希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要发起三种心。哪三种呢?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。发起具足了这三种心,就一定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
“佛告阿难及韦提希”,这句经文交待了闻法当机众里面的代表人物。“上品上生者”,这是标示出当下正在演说的法。
宋朝的元照律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义疏》中解释说:“发三心者,菩提心也,亦名无上道心”。菩提是梵语,译成中国话是觉的意思。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心。上三品的众生,统统都是发菩提心的众生。中三品和下三品的众生,即使现在不发菩提心,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要发的。只有发成佛的心,才能修行成佛。
◇什么是至诚心呢?
元照律师解释:“至诚者,求佛菩提决定坚固至佛不移也。” 意思是说,至诚心就是求证佛菩提的心决定坚固不坏,直至成佛也不改变。
通俗来讲,“至诚心”就是至诚恳切、真实不虚的心。念佛、学佛、成佛、自利利他,都离不开至诚心。
我们知道了净土法门的殊胜,就要坚定信愿,精进念佛,以至诚心,求生西方。如印光大师所说:纵然天下人都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感应,我还是要将这句阿弥陀佛念到底。
◇什么是深心呢?
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贴疏》中说明:“言深心者,即是深信之心也。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,无有出离之缘。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,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定得往生。”
既然知道自己是凡夫,因造十恶业而流转生死苦海,就要深信阿弥陀佛的加持力,对念佛生起极大的信心。听闻、思惟、实践佛陀的教诲,给自己定功课,乃至坚持每日十句佛号不断,信心不退,直至“见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”。
梦老和尚在世时常说:“我们在修行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障碍,叫做间断魔。”有些人今天觉得念佛好,就给自己定大量的佛号来念。明天呢,由于信心不足就懒散放弃了。修行不能“一曝十寒”。孟子说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(曝)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意思是,即使是世界上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同理,念佛没有恒心耐力,是不可能成就的。
信心是力量的源泉、成就的保障。要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愿功德不可思议,警策自己不断努力,决定往生极乐世界。
◇什么是回向发愿心呢?
元照律师解释:“回向发愿,所修功德普施众生至佛无尽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应当把所修功德普遍施与众生,直至成佛也不停歇。“回”是回转,“向”是趋向。把所做的功德,回转过来施与众生,同生西方极乐世界,共成佛道。
以上是对上品上生“发三种心”的简要介绍。希望大家在听闻后能够如佛所说,真实发起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以此来成就“上品上生”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。
最后,引善导大师偈共勉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