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谈谈实行 | 第二篇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0年05月06日

093 谈谈实行(二)2020.5.6(农历4.14)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看望山上山下同学,共同一点:言谈不离道,默则念佛修行。有感:人人手捻圆明珠,念念弥陀参有无。疫情警觉世无常,妄情顿息见文殊。





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是净土三资粮之三——“行”资粮,即以真信切愿“持名念佛”。

 

莲宗历代祖师在实修念佛法门上都有切身体验,这里举蕅益大师和印光大师二位祖师的教授,供大家实修时参照。

 

益大师悲心教导

 

蕅益大师在开示念佛方法时说: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,没有别的办法,最初的下手处,一定要用数珠计数念佛,给自己规定功课,并按时完成。这样久久练习,自然功夫纯熟,达到不念而念的境界。然后计数也行,不计也无妨。

 

印光大师念佛心要

 

·至诚恳切,摄耳谛听

 

根据印光大师文钞记载,印祖谈到念佛时说,念佛,心是很难专注不散乱的,应当摄心恳切地来念,这样万念自然能够归于一念。摄心的方法,最有效的是至诚恳切。心不至诚,想要摄心是办不到的。如果已经做到至诚恳切,但念头还不能纯一无杂,那就要摄耳谛听。无论出声还是默念,都必须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音从耳入(默念虽不动口,然意地之中,也仍然有口念的相)。心和口念得清清楚楚,耳根听得清清楚楚,用这样的方法来摄心,妄念自然就会熄灭了

 

·十念记数,摄心归一

 

所说的“十念记数”,方法大致是这样的:念佛的时候,从一句念到十句,必须念得清晰分明,还要记得清楚明白。念完第十句佛号,回过头来,再从第一句开始念,一直念到第十句,也是边念边记数。如是反复从一念到十,不要递增累计到二十乃至三十。这样十句、十句边念佛边记数,不要掐念珠,只靠心来记。

 

如果十句佛号这种记数方法用起来有困难,可以分成两段来念。先从一念到五,再从六念到十,随念随记数。


我自己实践的时候这样念: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;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。如果这样还觉得费力气,还可以从一念到三,接着从四念到六,最后从七念到十,分三段来念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;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;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三四——三句三句四句。


念得清清楚楚,记得清清楚楚,听得清清楚楚,这样妄想就会无处落脚,一心不乱的目标,久久自然可以实现了。

 

印光大师感慨:大势至菩萨说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对于利根的人就不说了,像我等这类钝根的人,舍弃这种十念记数的方法,想要做到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那实在是太难太难了!

 

大师还特别提醒,这种十念记数的念佛方法,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仪,没有不适合的。要知道,躺着的时候只适合默念佛号,不可以出声。如果出声,一来对佛有失恭敬(因为躺着),二来也会伤气。对于这一点,大家一定要谨记在心呀!

 

所谓“摄心归一”,用到日常行持中,以至诚恳切心令一句佛号念念相续,就能收摄住意根;口中将这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,就能收摄住舌根;最后,音从耳入,再听得明明白白,就能摄住耳根。此三根一摄,眼睛也不会东张西望,身体更不会造作非法。用一句佛号,摄住六根,熄灭妄念。

 

以上简单介绍了两位祖师的念佛经验和方法。我们在用功念佛的时候,也可以慢慢摸索总结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方法。无论采用何种念佛方法,都不要忘记彻悟大师的教导:“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。”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不能不发菩提心,也不能缺少真信切愿,如此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应,与极乐净土诸上善人志向相投。

 

最后以宋代本禅师的首偈颂与大家共勉:

 

西方弘誓广流通

一句弥陀好用功

历历分明无间断

声声唤醒主人翁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!




上一篇:谈谈实行 | 第一篇
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