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前几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菩萨为出家而来到寺院时所发的三愿。接下来要说明菩萨正式出家,也就是脱去俗服、剃除须发、着袈裟衣、正出家时所发的四愿。
先看第十六愿:
第十六愿
这首偈的大意是说:当菩萨正式出家脱去在家的俗服时,应当发愿:愿一切众生,都能依于正法,勤修戒定慧,培植出世善根,舍去各种罪业的系缚。
脱去俗服:“俗服”,在这里指菩萨在家时所穿的衣服。出家是为了求解脱、断烦恼的。初出家就要“穿衣吃饭从头学,轨物格度与俗别”,所以要脱去在家的服饰,穿着坏色衣,去除贪着之心。
勤修善根:“勤修”是精勤修行。“善根”,又叫做善本、德本,是出生各种善法的根本,也是成就道业的资粮。把善用树根来比喻,是为了形容善心坚固得像树根一样深扎在泥土里,不容易被拔出。善能出生美妙的果实,所以叫做根。《阿含经》说,无贪、无嗔、无痴合称“三善根”。
《普贤行愿品》里讲七种供养,其中的“勤修善根供养”,就是精勤修习各种善法的表现。无论出家在家,都应当精进修习善法,息诸恶行,集聚福报智慧二种资粮,争取早日解脱成佛。
《法界次第初门》云:“欲乐勤行善法,不自放逸,谓之精进。精进有二种,一者身精进,二者心精进。若身勤修善法,行道、礼诵、讲说、劝助、开化,是为身精进。若心勤行善道,心心相续,是为心精进。复次勤修施戒善法,是为身精进。勤修忍辱禅定智慧,是为心精进。”
概括来说,一切正精进,不出三十七道品里的四正勤,即已生恶令永断,未生恶令不生,未生善令生起,已生善令增长。
舍诸罪轭:“罪”,此是指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,也就是能招感苦报的恶行。“轭”,本义是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弯曲木头,后来引申为束缚、控制等义。
《一切经音义》中说,“舍诸罪轭”,“轭”指车辕端的横木。在这里是说,一个人身上背负着各种罪业,就如同牛被重物所压。在家有负累、系缚等苦,就像牛的脖子上被套上了轭。远离世俗而出家修道,就像脱离了轭的系缚,舍掉自身的种种罪恶、习气和烦恼,走上佛陀指引的光明道路。
佛教讲因缘果报,因果相续不可思议。《楞严经》中说:“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。”佛法虽然博大精深,但归回来说,无非是让我们的身口意得到改变,去除三业的不善,令身心趋于清净。当我们三业清净的时候,相应的果一定是清净的。反之,则会使我们轮回生死,难以出离。
三国时的刘备留下遗诏教诫他的儿子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”《法句经》里也有讲:“莫轻小恶,以为无殃。水滴虽微,渐盈大器。”这都是在告诫世人,极微小的恶法也不能造作,再小的善法也要积极去行。只有舍去恶法,勤修善法,才能感召善果。
在家居士若能按照《吉祥经》中佛陀教导的方法去做,有了如法的因、善的因,就一定会得到吉祥幸福的果。学佛法就是要学佛之言,行佛之行,以佛的言作为自己说话的根据,以佛的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。这样就能够在每个当下来培养自己的德行,善果自然会不求自来。
可谓:
一句弥陀
舍诸罪轭
相信因果
多多念佛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二十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十八之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