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二十三之一

2021-03-21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1.3.21(农历2.9)学习《净行品》二十三之一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《净行品》第二十愿。


第二十愿


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

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


接下来的三首偈,是在家菩萨归依三宝时所发的愿。归依三宝,就是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。归依三宝是学佛成佛的基础,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佛弟子,就要受持三归依。
 
“归依”有归投、依怙等义。关于归依的相,有论描述说:如子归父,如民依王,如怯依勇。众生往往迷惑颠倒、妄想执着,身处苦海却不自知。而归依就是让自己返迷归悟、返邪归正
 
我们在世间,从小到大总要有个依靠。但是大家是否想过,在这个世界上,究竟谁才是自己真正的依靠呢?我们所依的物质世界有成住坏空,有情世界也有生老病死,一切都在无常变迁中。想找一个究竟的依靠,永远也找不到,靠山山倒,靠水水流。那我们究竟要依靠谁呢?
 
对于归依,莲池大师比喻得很形象:“归者归投,依者依托。如人堕海,忽有船来,即便趣向,是归投义。上船安坐,是依托义。生死为海,三宝为船,众生归依,即登彼岸。”由此可知,只有依靠三宝,归投三宝,才可以得到救护,令身心安稳。因为只有三宝是恒常不变的,只要我们有信心,就会得到加持。
 
为什么把佛、法、僧三者称为“宝”呢?对此,《宝性论》以六义来回答,从而彰显了三宝的殊胜。
 
第一是稀有义:世间的财宝,贫穷的人是没办法拥有的。而三宝,薄福之人是遇不到的。今天大家能遇到,可见都是大福报人。
 
第二是离垢义:世间的财宝,体性光洁无有瑕秽。而三宝,永远断绝了各种烦恼漏染,是最极清净的。
 
第三是势力义:拥有世间的财宝,可以除贫去毒,有大势力。三宝具有不可思议的六神通力(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),能降伏众魔,净除烦恼。
 
第四是庄严义:如世间珍宝,能作为身体或头部的庄饰具,令人外仪殊妙美好,光彩照人。三宝则能庄严修行人的法身,令清净无染。
 
第五是最胜义:如世宝玉,在诸物中最为殊胜。三宝于一切世间中,最极殊胜。
 
第六是不改义:世间的真金,虽经过烧制、打磨、锤炼,不会改变其本质。三宝不为世间的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八风所动,所以堪为我们的真正归依处。

《华严经疏钞》中讲道:“归要三者,翻彼外道邪师邪教及邪众故。犹如良医良药及看病人,烦恼病愈故,为与众生为缘念故。”其大意是说,归依三宝就不再归依天魔外道、外道典籍以及外道邪众。此处又将佛比喻为良医,将法喻为良药,僧比喻为看病者的人。三宝可以为众生疗治烦恼的疾病,众生若能缘念三宝,依教奉行,便能得大利益

有归依偈颂:

诸佛正法贤圣僧,
直至菩提永归依。
我以所修诸善根,
 为利有情愿成佛。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珍爱生命之源
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二十二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