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八

2022-07-1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7.19(农历6.21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八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上周简单介绍了四种三宝以及三宝的六种殊胜义,今天再来特别说明理体三宝。



备览  戒疏又云:“四宝为言,理宝为胜。由常住故,为世所归。余三随设,体是有法。”行宗释云:“理宝胜者,理通大小。生空真如,是小乘理。清净心本,即大乘理。今须约大以论胜劣。若尔,与一体何异?答。一体在迷,专据凡说。理宝约证,唯从圣论,故分二矣。是故理宝独胜余三。”已上皆见戒疏记卷二



《戒本疏》中又说,约四种三宝来讲,理体三宝最为殊胜由于理体三宝体性常住不变的缘故,恒为世人所归仰。而化相三宝、住持三宝、一体三宝,都是随缘而设立的,体性属于有为法。


《行宗记》解释说,谈到理体三宝殊胜,就它所证的理来讲,通于大小二乘。生空(人空)真如属于小乘理,清净的自性即是心的本体属于大乘理,现在专就大乘理来论理体三宝的殊胜。那么,如果是这样,理体三宝与一体三宝又有什么差别呢?回答:一体三宝,在迷的众生自性本具,故专就凡夫来讲。理体三宝约证而言,唯从圣人边来论,所以才会分出一体三宝和理体三宝两种。因此说,理体三宝超胜于其他三种三宝。



备览  归敬仪云:“缘理三宝者。理谓至理。天真常住,还是心体。且从染说,无始有终。但为惑网,不能出障。今以三学克翦缠结。惑业既倾,心性光显,始终性净,无始无终。由法成立,随境分相,即号此相为五分法身,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。前之三学,从因受名。由戒护助,果成法身,故云戒身。定慧凖此,可以类知。后二从果,次第受名。解脱身者,由慧克惑,惑无之处名解脱身。解脱知见,乃以出缠破障反照观心,故云知见身也。唯佛法中三乘圣者,具此五分,能为六道,作大归依。故论云,归依于佛者,谓一切智五分法身也。归依于法者,谓灭谛涅槃也。归依于僧者,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,自身他身尽处也,即自他惑灭所无之处,故云尽处也。如世珍宝,为生所重。今此三宝,为诸群生,三乘七众之所归仰,故名正归。



下来《备览》引《释门归敬仪》的文,进一步说明理体三宝的殊胜处。


“理体三宝”又名“缘理三宝”。“理”指至极真理。自性理体天真常住,即是众生的心体。但从迷边来讲,烦恼是存在的,无始有终。众生只是因为被惑业烦恼所缠缚,所以不得出离。现在通过修习戒定慧三学,就能断除各种烦恼。当无明断尽时,自性光明自然显现,恒常清净,无始无终。


由修习圣法而成就的法身,可以随境来分相,这种相便称为五分法身,即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前面所说的戒定慧三学,是从因地修学而得的名。由于因地有戒力的护助,果上得以成就法身,所以称为戒身。以此类推,由定力的护助而成就的法身,称为定身;由慧力的护助而成就的法身,称为慧身。


解脱、解脱知见是从果德上次第而受的名。解脱身,以智慧断除烦惑,惑业净除之处名为解脱身。解脱知见,乃是以出离烦恼破除障碍的智慧反观自心,了知自己已经如实得到解脱,所以叫做解脱知见身。


唯有佛法中的三乘圣者才具有五分法身功德,堪能为六道众生作大归依处。所以《多论》中说,归依于佛,指归依一切智五分法身;归依于法,指归依灭谛涅槃之理;归依于僧,就是归依学、无学人的功德,自身他身惑业烦恼灭尽之处。如世间的奇珍异宝常为众生所爱重,现在所说的“理体三宝”,恒为诸有群生、三乘圣人,以及佛的七众弟子所归投敬仰,因此名为真正归依处。



备览  归敬仪又云:“此明理宝是归依所宗。故覆详之,令心有寄。”已上皆见释门归敬仪第二



《归敬仪》中又说,此处为了说明理体三宝是众生归依所宗的根本,所以反复加以阐释,目的是令众生心有所依怙。

可谓:


五分法身圣功德

归投敬仰获法乐

三学次第常精进

为利有情早成佛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上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九

下一篇:作众生的不请之友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