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8.27(农历8.1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四七之三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。再来看经文:
经文佛子!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?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?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?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?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?
对于这部分经文,目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问,接着来看第七问。
第七问“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”:《华严经》云,菩萨摩诃萨“以布施教化众生,以爱语、利行、同事教化众生,示现色身教化众生,演说诸法教化众生,开示菩萨行教化众生,显示如来大威力教化众生,示生死过患教化众生,称赞如来智慧利益教化众生,现大神通力教化众生,以种种方便行教化众生……心恒相续趣佛智慧,所作善根无有退转,常勤修学殊胜行法”。
这段经文启发我们:若能向菩萨学习,广行四摄法,用种种方便化导饶益众生,就能渐渐契入佛智,善根不退,成就殊胜的身语意业。
再者,《大般若经》中讲:“复有菩萨摩诃萨虽具住六波罗蜜多,常以净戒波罗蜜多而为上首。勇猛修习诸菩萨行,具身语意殊胜律仪,劝诸有情亦令修习如是律仪,令速圆满。”可见,行六度法利乐众生,若能以持戒为首,就可以成就殊胜清净的身语意业,又能影响化导众生严持净戒,迅速圆满各种胜行。
第八问“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”:离于恶行的过失以及烦恼的垢染,名为“清净”。《菩萨璎珞经》中,佛告须菩提:“如来色身众德积聚,演布道教训以三业。云何为三?一者,身行清净防塞不善;二者,口言真诚不说非邪;三者,意专向道无他异念。是谓三业具足清净,得至道场。”
第九问“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”:“染”,即染污、不净。超越一切烦恼执着,住于清净的自性,即称“无染”。菩萨怎样才能获得清净无染的身语意业呢?《华严经疏》中说:“不随于贪故清净无染。”可见,不随顺于贪欲,便能成就清净无染的身语意业。
什么是贪欲呢?《阿毗达磨法蕴足论》解释说:“于诸欲境起欲乐欣喜,求趣悕望,是名贪欲。”
讲一则小故事。
《佛说义足经》中记载,佛在娑扫国时,一日入城乞食,恰好遇到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往生,同时有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也往生了。两家的人都在送丧,亲戚们悲伤地哭泣着,场面令人哀痛不已。
佛陀借此因缘,开示比丘们说:“人生短暂,不到百年,即使有人活过百年,最后也难逃一死。众生由于错误地认为自身以及身外的世界是恒常不变的,所以想要长久地拥有一切。殊不知,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。修行者应当以智慧观照诸法,不生贪爱之心,令自己的身心如莲花一样,出淤泥而不染。”
《八大人觉经》中说:“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,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”让我们依于佛的教法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,努力成就清净无染的身语意业,以此功德普利众生,共成佛道!
可谓:
恒修胜行持正念,
证得清净有方便。
于法善巧度一切,
常随佛学向前看。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四七之四
下一篇:恭迎地藏菩萨圣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