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8.28(农历8.2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四七之四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净行品》长行“三业离过成德”部分的最后一问。
第十问“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”:怎样才能做到用智慧来指导身语意呢?《华严疏钞》云:“不随于痴故智为先导,所作称真。”又说,“由智先导故成就众慧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不随顺于愚痴,则能成就智为先导身语意业,令所作的一切住于真实,获得种种智慧功德。
愚痴为三毒烦恼之一,又称无智、无明、黑暗。指心性暗昧,无通达事理的智慧。《楞伽经合辙》中说:“佛所说六度法也,以布施度悭贪,以持戒度毁禁,以忍辱度嗔恚,以精进度懈怠,以禅定度散乱,以智慧度愚痴。”由此可见,开发智慧是破除无明黑暗的根本之道。
依于《成实论》所说,智慧有三种:
一、闻慧。即由听闻正法而生的智慧。从经论中乃至善知识处都可以闻法,听闻正法能够出生无漏的圣慧。
二、思慧。由思惟正法而生的智慧。无论是思惟经论中的法义,还是思惟从善知识处听闻的法义,都能出生无漏的圣慧。
三、修慧。由修习正法而生的智慧。这是说闻法后应当思惟法义,进而随顺修习,依法而行,由此就能出生无漏的圣慧。
《华严经》中讲:“如四大河,随顺围绕无热池已四方入海。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,成就随顺身业、随顺语业、随顺意业,成就智为前导身业、智为前导语业、智为前导意业,四方流注,究竟入于一切智海。”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,我们在生活当中,若能用智慧来指导身所做、口所说、心所想,则能成就种种胜妙功德,乃至究竟入于佛的智慧海,圆满成就佛果。
至此,智首菩萨请问文殊菩萨的第一个“十问”,也就是“三业离过成德”的内容,就简单学习过了。
和大家分享一则《别译杂阿含经》里的小故事:
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,一天,波斯匿王在空闲处独自思惟:怎样做才是真正爱护自己,怎样做又会损害自己呢?如果身口意能够行于善业,远离诸恶,这才算是真正爱护自己;反之,若身口意造作不善业,一定会令自己受到损害的。
作了这番思惟后,他来到佛所,把自己刚刚所想的问题,禀白了佛陀。
佛听后说道:“大王,你说得非常对!造作杀盗淫等恶业,是为损己。令身口意修行善法,能自济度,才是真正爱护自己。”接着,佛又说偈云:“若人自爱己,不以恶加彼,无有造作恶,得于快乐者;若人自爱己,应修诸善业,速疾能获得,种种诸快乐。”
这个故事启发我们:以智慧为先导断恶修善,是获得吉祥人生的根本。懂得了这一点,我们就要如文殊菩萨所教,时时处处善用其心、以智导行,朝着究竟安乐的涅槃彼岸,努力向前!
可谓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上一篇:朝礼我心灵的故乡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四七之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