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“所发业体”的第三项,依于论中的观点来出示戒体相状。《羯磨疏》依于多宗广列六位,对作戒和无作戒加以分别。上次我们了解了第一位的内容,今天接着来看后面的几位:
二、诸有为法总分三聚:一色聚,二心聚,三非色心聚。作戒和无作戒同归色聚所摄,不属于其余二聚。小注说明:这是就有为法中的三聚,对作戒、无作戒加以分别。
三、色聚有十一种色,总括分为三类。一可见有对色。小注说明:即是色尘。二不可见有对色。小注说明:这是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,以及声、香、味、触四尘。三不可见无对色。小注说明:指法尘中的少分。法尘有两种:一心法,指各种心数法。二非心法,意识所缘的过去色法以及无作戒体,即是此类色法所摄。现在作戒中,身的造作属于第一“可见有对色”,口的造作属于第二“不可见有对色”中的声尘。由身口造作生起的无作,是第三“不可见无对色”。小注说明:这是就色聚中的三色,对作戒、无作戒加以分别。
四、身口造作的色法,又有两种:一本报色,即构成色身的四大——地水火风。二方便色,指身体的运动造作。作戒不属于本报色,是方便色,因为是身口的造作。“无作戒”,不属于此二色所摄。小注说明:这是就身口色中的本报、方便二色,对作戒、无作戒加以分别。
五、作戒属于方便色中的善性色声,非为恶性与无记性所摄。无作戒体属于善性,这点好理解。小注说明:此是就方便色中的三性,对作戒、无作戒加以分别。
六、作戒的业行,自始至终都可以称为戒,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善法。无作戒当体就是戒,所以不是此处所要讨论的。小注说明:这是对善性方便色中的作戒,加以始终分别。
以上六位,显示出多宗的观点:作戒、无作戒都属于色法。作戒色法,即是色尘和声尘;无作戒色法,属于法入所摄,名为“假色”。法入,即意识所缘的境。假色是无表色的异名,虽然属于色法,然而却如香味一般没有形质,所以相对实色来说,名为假色。
可谓:
分别色法有多种,
此中义味出多宗。
广学多闻增见识,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七十
下一篇:春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