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九十二

2023-08-2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九十二 2023.08.29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。今天接着来看《备览》戒体门的第三支“圆教宗”里《济缘记》所设的问答。



备览  问:“教有分齐,何须此示?答:为成本宗分通义故。何以然耶?如善戒经,五十具等迭为方便,是故受五习十,受十习具,受具习大,故前三戒并名方便。假宗知权,不住方便。符通深之部意,为禀大之先容。所以钞叙发心为成三聚,此明随行次对三身。愿行相扶,彼此交映。彼则期心后受,此乃即行前修,方见圆宗深有来致。”



问:大小乘教义各有分齐,为什么还要用圆教宗来出示戒体呢?


回答:这是为了成就本宗——假名宗分通大乘之义的缘故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如《善戒经》所说,五戒、十戒、具足戒、菩萨戒,此四中,前者均为后者的前方便。因此,受五戒是习学十戒的前方便;受十戒是习学具足戒的前方便;受具足戒是习学大乘三聚净戒的前方便。所以说,五戒、十戒以及具足戒,都名为方便。假名宗了知权教的实质,因此不住于方便,相合于《四分律》分通大乘的部意,为禀受大乘菩萨戒作前方便。因此,《行事钞》有言,发大心受声闻戒,是为了成就菩萨的三聚净戒。此《羯磨疏》中说明,受戒后的随行,相应能成就佛的法报化三身。


愿心和随行相互扶持,彼此交相辉映。《行事钞》期心受声闻戒后,能够秉受大乘菩萨的三聚净戒;此《羯磨疏》认为,受戒后须立即行持先前所受的声闻戒。由此种种方能看出,圆教宗的建立,是有着甚深的用意和缘由的。



“若尔,既显分通,何须别立?答:义虽通大,教终局小。不可滥通,故须别立。随意尽理,不乱宗途。请观前明实宗无一心字,次述假宗无一种字,始见圣师深体权实。自余凡愚,未足拟议也。”



如果是这样,既然已经显示假名宗有分通大乘的义,为什么还要另外再建立圆教一宗呢?


回答:义理虽然分通于大乘,但当分教终究局于小乘。大小乘不可以相互滥通,所以必须另外再建立一大乘圆教宗。如此既符合于佛的本意,尽显戒体的究竟之理,又能避免混乱大小二乘的宗旨与途径。请研习的人仔细观察,前面实法宗在阐释戒体时,没有提到一个“心”字,通判戒体为色法;随后假名宗辨析戒体,没有提到一个“种”字,未能说明戒体本为第八识的善种子。由此显见,宣祖对于权实二教之理,体解深刻,了知透彻。其他的凡夫愚迷之辈,也就不足以效仿、评论了。


可谓:


三誓三聚即三身,

因该果海破微尘。

发心证果二无别,

戒行圆满度众生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佛欢喜日,报亲恩时

下一篇: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