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二七

2024-05-02    作者: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二七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的四十八愿。今天来看法藏比丘所发的第四十三愿:闻名得福。这一愿,也被称为“闻名生处尊贵愿”。



第四十三

闻名得福


设我得佛,他方国土诸菩萨众,闻我名字,寿终之后,生尊贵家。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









这一愿的大意是说,法藏比丘发愿:设我成佛之时,他方国土诸菩萨众,闻我名号,寿终之后即得生到尊贵之家。如果此愿不成就,我便不取正觉。


“他方国土诸菩萨众”:这是显示此愿所加被的对象。


“闻我名字”:彰显承蒙本愿加被的因。如前一愿的解释,“闻”也有信受、执持义。


“寿终之后,生尊贵家”:此是正式说明闻名所得的利益。“尊贵家”,多指德高望重,既有财富又有地位的家庭。


也许有人会问:菩萨利益度化众生,为什么一定要生到尊贵之家呢?


答:尊贵之家一般名声高远、财势兼具,能为菩萨广作佛事利益众生提供诸多方便。如佛在世时的波斯匿王、频婆娑罗王、须达多长者等,皆是利用自身的威望与福报来助佛弘法、造福百姓,为佛法的住世与众生的解脱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再者,菩萨生在尊贵之家,若能出家行道,即可光大佛法,开显佛法的殊特与尊胜,令众生对佛法生大信敬。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示现成佛,特别选择出生在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家。太子长大出家证道后,许多王公贵族、社会名流,因为了解到本师释迦牟尼佛显赫的家世背景,而对佛教刮目相看,起大信敬,乃至归依三宝、随佛出家等。由此可见,菩萨生在尊贵之家,对于度化利益众生来说,无疑能够增加许多优势与便利。


法藏比丘为何要发此愿呢?


法藏比丘观见诸佛剎中,或有佛土菩萨,欲生尊贵家度化众生,却因宿业牵缠而多生卑贱家,受人轻贱,资财匮乏。法藏比丘故而心生悲悯,发此愿言:他方菩萨,闻我名者,不生我国,则得生于尊贵家,无有缺乏,广作佛事。以四摄法(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)饶益安乐一切众生,摄令众生发菩提心。


这一愿带给我们的启示是:要想更好地行菩萨道,自利利他、度己度人,我们平日就要注重多多修集尊贵殊胜的因,如恭敬供养三宝、敬顺父母师长、平等济助贫苦等。同时,还应在生活的点滴中,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帮助,与众生广结善缘,为成佛利生打下坚实的福德基础。


可谓:


闻名生处尊贵家,

广行四摄作教化。

弥陀名号不思议,

见闻得度利自他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四十四

下一篇: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