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 我们继续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今天一起来看“恒顺众生”的偈颂内容。 癸二、颂恒顺众生 经 文 所有十方一切刹, 广大清净妙庄严, 众会围绕诸如来, 悉在菩提树王下。 十方所有诸众生, 愿离忧患常安乐, 获得甚深正法利, 灭除烦恼尽无余。 此科的第一首偈是标出能利益众生的诸佛,后一首偈是显示为众生启愿。这两首偈的大意是:普贤菩萨说,所有十方一切诸佛刹土,皆广大清净微妙庄严。在菩提大树王下,十方诸佛端坐演说妙法,无量无边的众会眷属恭敬围绕。愿十方一切众生永离各种苦恼忧患,身心常得安乐,于无上甚深的正法之中获大利益,灭除烦恼究竟无余! “所有十方一切刹,广大清净妙庄严”:此是标出所依的清净佛刹。 “众会围绕诸如来,悉在菩提树王下”:这是说明能依的诸佛众会。 “众会围绕诸如来”:“众会”,根据《行愿品亲闻记》所说,指学佛法的佛弟子。“围绕诸如来”,说明伴必随主。 “悉在菩提树王下”:“菩提树”,又称觉树、道场树、思惟树等。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说:“一一刹皆有佛,一一佛皆在菩提树下,示成正觉,化度众生,故当随佛而随顺众生。” “十方所有诸众生”:这是指出恒顺的对象。 “愿离忧患常安乐”: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解释说:“众生所以为众生者,忧患不离故。造业受苦,常在忧患之中。普贤化之,使离忧患,便得安乐。涅槃安乐,是究竟安乐。” “获得甚深正法利”:听闻、思惟与修习佛法,是众生获得无上法益的根本途径。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中所说:“诸佛如来常演正法,利乐有情。是诸众生常造恶业,都不觉知,无惭愧心,于佛法僧,不乐亲近……若有众生恭敬如来,爱乐大乘尊重三宝,当知是人业障销除,福智增长,成就善根,速得见佛,永离生死,当证菩提。” “灭除烦恼尽无余”:烦恼是粗相,无明习气是细相。“尽无余”,意即粗细烦恼,灭之尽净。 有人问:此科本来是为说明恒顺众生,为什么偈颂中要先谈诸佛成道呢? 《行愿品别行疏钞》对此回答说:“以顺众生即顺诸佛,故先举诸佛。又佛坐树下,为化众生。故晋译云:如来坐道场,菩萨众充满,令十方众生,除灭诸烦恼。明知不相违。”此外,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也有讲:“恒顺众生,纯是利他。顺众生即是顺佛,佛心唯愿利众生故。” 可谓: 菩萨皆效普贤行, 恒常随顺诸众生。 怨亲平等佛欢喜, 自利利他佛道成。 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内心的收获
下一篇:冬 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