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品莲花开 | 第二十五篇

2020-06-05    作者:编辑部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0.6.5(农历闰4.14)九品莲华开(二十五)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心为什么有时会躁动?因为未能保持一颗平常心。平常心是不计较、不执着,不受外境干扰、离开得失的心。念佛就是转躁动的心为平常心、转凡心成佛心。



昨天我们学习了九品往生观的中品中生,今天接着来了解中品下生。中品下生的经文同前几品一样,也分为四部分,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:修胜因(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因行)。
 
经文:
 
中品下生者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孝养父母,行世仁慈。
 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,说到中品下生的往生情况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孝养父母,乐善好施,行仁慈于世间。
 
在《论语》里,子游请问孔子什么是孝,孔子回答说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?” 孔子的这段古训,意思很明显。我们作为佛弟子,对于父母,除了供给衣食以外,还要发自内心地孝顺与恭敬。并且要引导父母识知因果,归信三宝,持戒念佛,解脱成佛,这才是最大的孝顺
 
经文:
 
此人命欲终时,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,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。
 
这是中品下生的第二部分内容:感胜缘(感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助缘)。大意是,此类孝养父母、广行众善的世间善人,临命终时遇善知识详细讲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妙乐,以及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愿。
  
经文:
 
闻此事已,寻即命终,譬如壮士屈伸臂顷,即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 
这是经文的第三部分内容:得往生(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)。大意是,此人听闻善知识开示后,没多久就命终了。带着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极大欢喜与向往,如同壮士一屈一伸手臂,只在顷刻的功夫,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
 
也许有人会问:从经文来看,中品下生的人,阿弥陀佛并没有前来迎接,这是为什么呢?
 
元照律师认为,中品下生也有临终蒙佛接引等事,只是经文略去未提。再说,下三品往生都有化佛化菩萨来接引,依理来说,中品下生也会有佛来接引的。因为要仰仗佛力接引,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 
从中品下生的前两部分内容来看,无论学佛与否,人生在世,积极行善、广结善缘,是很有必要的。这些善业功德,既能成为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,也会感得不可思义的临终助缘,成就自己往生西方此外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是,要有真实求生彼国的愿望。总之,只有内因与外缘和合,才能往生安乐国,永出轮回苦,“见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。”
 
可谓:
   

为人处事平常心,

不被境转练真功。

一句弥陀戒急躁,

处处自在欢喜中。

 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九品莲花开 | 第二十六篇

下一篇:九品莲花开 | 第二十四篇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