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品莲华开 | 第十九篇

2020-05-2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116 九品莲华开(十九)2020.5.29(农历闰4.7)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人生总是要经风雨的,吃一堑长一智。我们收获的都是成长和成功的经验。念佛之人,越念越有智慧,越念越有自信,越念越有勇气,越念越要向前!




昨天我们学习了“九品往生观”上品下生的前三部分内容,今天来看最后一部分:生后益(往生后得到的利益功德)。

 

经文:

 

一日一夜,莲华乃开。七日之中,乃得见佛。虽见佛身,于众相好,心不明了。于三七日后,乃了了见。闻众音声,皆演妙法。游历十方,供养诸佛,于诸佛前,闻甚深法。经三小劫,得百法明门,住欢喜地。是名上品下生者。是名上辈生想,名第十四观。

 
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,上品下生的人生到七宝池中,修行一天一夜后,莲花就会开。七天之内,才可以见到佛。虽然见了佛,但对于报身佛的八万四千相好,内心不能清楚明了。经过三七二十一天的修行后,才了了分明瞻仰到佛的相好功德,听到极乐世界依正各种声音,都在演说妙法。又神通具足,自在游历十方世界,亲近供养十方诸佛,闻佛开示甚深法要。经过三小劫,得百法明门,住于初地(欢喜地)。这就是上品下生的众生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所获得的利益功德。

 

经文说,“是名上品下生者。是名上辈生想,名第十四观。”这是先总结“上品下生”的名义和境界,接着结示第十四观的内容和位列。由于上三品称上辈,中三品称中辈,下三品称下辈,所以经中说“是名上辈生想”。

 

也许有人会问:上品下生者,莲华开了以后为什么还见不到佛呢?这是因为上品下生的人,只发了大乘心,解行不够,但以发大乘心的功德,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。因此,须在七日之中加功用行,以积聚见佛闻法的福慧资粮。

 

“经三小劫,得百法明门,住欢喜地。”这里的“百法明门”,是指菩萨于初地所得的智慧门。初地,即欢喜地,因为初登圣果多欢喜故。《华严经》云,初地菩萨,“于一念顷,得百三昧,得见百佛,知百佛神力,能动百佛世界,能过百佛世界,能照百佛世界,能教化百世界众生,能住寿百劫,能知前后际各百劫事,能入百法门,能示现百身,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。”

 

到此,观经第十四观上品生观,随文通释完毕。下面借助两个设问,对第十四观上三品之间的差异,简单作个对比

 

一、十四观是上品观,摄受的根机是哪类众生呢?为何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?

 

答:上三品往生者皆是娑婆世界发了大心,依法修行的凡夫。由于修行者的解行深浅不同,所以往生品位自然就有了差别,分出上中下三品。

 

二、上三品比较,有何不同之处?

 

答:根据古德所讲,上三品之间主要有五点差异

 

(一)临终接引异:上生佛菩萨与无数化佛接,中生佛菩萨与千化佛接,下生佛菩萨与五百化佛接。

 

(二)所乘华座异:上生金刚台,中生紫金台,下生金莲花。

 

(三)见佛闻法异:上生到即见闻,中生经宿,下生七日至三七日。

 

(四)花开异:上生已开,中生经宿,下生一日一夜。

 

(五)证入异:上生到达西方即证无生法忍,中生一小劫,下生三小劫。

 

从第十四观上品往生的因行和果报,我们可以了知:若要提升念佛人的品位,一定要发大心念佛。其次,对大乘经典受持、信解、读诵的程度,直接关系到往生品位的高低。再一点,要将所做功德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安乐国。因此,我们要举眼向上,发愿、实行,争取上品上生

 

最后,以省庵大师净土诗与大家共勉:

 

念弥陀佛贵专精,
念到功深念自纯,
念念圆明真性体,
声声唤醒本来人。
婴儿堕水频呼母,
荡子还家始见亲,
却话从前离别事,
翻令呜咽泪沾巾。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十三

下一篇:九品莲华开 | 第十七篇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