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依于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经文,次第学习了第十四观上辈三品的往生情况。为了令大家对上品生观记忆深刻,今天我们来共同拜读明朝楚石禅师的《西斋净土诗》,该诗对上辈三品往生做了精辟的总结。
上品上生
十四观门三品列,. 上中下辈逐根差。
三心具足功无间,众行兼修念不差。
上品上生安养国,金台金地法王家。
须臾便得无生忍,到此宁忧作佛赊。
上品中生
上品中生尤直截,大乘因果信无疑。
不论口诵诸经典,惟愿身生七宝池。
圣众俨临居止处,金台迎接命终时。
华开见佛亲称赞,小劫何嫌受记迟。
上品下生
上品下生人易行,行如中辈不多争。
但因无上道心发,直往金莲华内生。
目睹如来诸相好,耳闻妙法众音声。
经三小劫登初地,佛果不劳弹指成。
《西斋净土诗》精辟地总结了净土法门九品往生观的要义。大师作为禅宗一代宗师,对于净土法门有如此高妙的见解,实在令人惊叹不已!由此,也大大增强了净土行人念佛求生极乐的信心!
禅师归纳上辈三品往生行人,因各自根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。上品上生的念佛人,三心具足,众行兼修,六念无间。上品中生行人,善解大乘义理,深信因果,并回向发愿往生极乐。上品下生之人,也是发起了无上道心,但对大乘法、对因果的理解和信心都不及前者。
总的来说,因为念佛人各自的发心有胜劣之别,对大乘经典和因果法的理解有深浅之差,故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也不尽相同。不过,共同点都是发了无上的道心,并且能够将所修功德回向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!
有了这样的理解和认知,我们要想上辈往生,一定要在发心和对大乘经典的理解上多下功夫,坚持学修不误。若能“学有所成,修有所证”,方不负祖师的一番苦心孤诣!
最后,以《华严经》之文共勉:
增长净信,起大精进,
生大欢喜,净深志乐,
发菩提心,念法无断,总持不忘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注:
1. 到此宁忧作佛赊:得生极乐不忧虑不能作佛。
2. 行如中辈不多争:如上品中生不谤大乘起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