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.9.22(农历8.6)学习《格言联璧》二十四~1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前几天,我们学习了《格言联壁》所讲的智慧处世之道:宽、厚、缓、平、无意。真能保持这五种心态,相信一切事都好办,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。接下来,在接人待物方面,我们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?
《格言联璧》接物类这篇告诫我们:“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,非独进德,亦且免患;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,非但存厚,亦且解怨。”
“持己”就是持身、自身的修持。这段话的大意是说,修持自己,应当在没有过失中尽量找过失。这样不但可以增进道德修养,而且能够避免灾祸忧患;对待他人,即使对方有过失和不足,也要尽力找到对方的长处,包容他的过失。这样做不但自己存心厚道,也能化解怨结矛盾。
古训有云:“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。”这正是对以上格言最好的诠释。所谓“严于律己”,是说严格要求自己,有自我约束力。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,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,如拘留孙佛的教诫偈中所说:“但自观身行,若正若不正。”所谓“宽以待人”,是指不论遇到什么情况,都要以宽容心对待别人。不挑剔别人的过错,不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,要给别人改过的机会。
弘一律师说:“学戒律的须要律己,不是律人。有些人学了戒律,便拿来律人,这就错了。记得我在年少时……净说人家的不对。那时我还有个老表哥,一天他用手指指我说:‘你先说说你自个儿!’”意思就是先要管好自己,律己才是啊!
再说《宋史》记载的一件事:有一天,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位重臣一起喝酒,边喝边聊。两臣喝醉了,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。他们越比越来劲儿,干脆斗起嘴来,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。
侍卫在旁边实在看不下去了,便奏请宋太宗,要将这二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。宋太宗没有同意,只是草草撤了酒宴,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。
第二天上午,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,想起昨天的事,惶恐万分,连忙进宫请罪。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,轻描淡写地说:“昨天我也喝醉了,记不起这件事了。"君臣之间的一场紧张,就这样化解了。
以上所说,正是告诉我们: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,勤于反省。知道自己有不足,就要精勤努力,不错过点滴进步的机会。对待他人要宽厚包容,只看别人的长处,只记别人的好事。不要求全责备,应善于化解矛盾,和众生广结善缘,成就福德智慧。
可谓:
严于律己是本分,
慈心对人学包容。
一生但须认真做,
常念弥陀在心中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二十五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二十三之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