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.10.24(农历9.8)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十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通过学习,我们知道了《无常经》开篇别赞佛宝的两首偈:昨日我们学习了别赞佛宝的第一句:“稽首归依无上士。”因为对佛陀怀有无限的崇敬之心,所以我们才要五体投地地来顶礼。五体即五轮:头、两肘,加两膝共五轮。以人体最尊贵的头来顶礼,表示对佛陀极其虔诚恭敬的归依之心。接下来看后面的七句,这是来称赞佛的功德。前五句赞叹佛陀二利圆满之德,后两句结显佛的德号。我们先来看第二句:“常起弘誓大悲心。”“常起”,就是恒常生起、保持不变的意思。“弘”是广大、普遍的义,“誓”就是誓愿。弘誓就是广大而深远的誓愿,这是在赞叹佛对众生所起的大悲心。诸佛菩萨都有各自所发的愿,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,药师佛的十二大愿,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等。这类愿,称为别愿。还有共同发的愿,就是四弘誓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这是一切菩萨在因地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大弘愿,故又称总愿。接下来看“大悲心”三个字。悲心就是救度众生脱离苦难的悲悯心。悲有爱缘悲、众生缘悲、法缘悲、无缘悲。一般凡夫心量小,多是爱缘悲。也就是说,自己喜欢的人和较亲近的人遇到了困难、痛苦,就能怜悯他、帮助他;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,遇到同样的事情,就会视而不见。众生缘悲,即缘于众生的悲。因为了知多生以来我们与众生互为父母兄弟姐妹,所以众生在痛苦中,我们理所应当救拔出离苦海。法缘悲,是了知一切法无常,从因缘而生当体即空,从而生起的悲心。无缘悲,即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,这就是大悲。只有成就了佛陀的功德,才能够对一切苦难的众生行大悲心、做大救济。《优婆塞戒经》里面有明文:“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,故名为悲;既得道已,能大救济,故名大悲。”意思是说,没有得道的时候虽然我们有悲悯心,但是没办法对众生做究竟彻底的救度拔济。得道成佛后就有这样的能力,广度一切有情。所以佛的悲是大悲,也就是同体大悲。一切平等,悲心广大,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,都是佛救度的对象。为度有情得到究竟的安乐,如《普门品》所说:“弘誓深如海,历劫不思议。”在漫长的轮回中,佛陀在因地无数次弃舍生命、儿女妻子、国城田宅……践行着自己的诺言。经中说:“无有容锥之地,不是舍身命之处。”综上所述,“常起弘誓大悲心”告诉我们,佛哀悯、救济众生的誓愿和大悲心,相续不断永无止息。作为佛弟子,我们要发“常随佛学”的愿,把因缘果报的道理落实在为人处世上,培养大悲心从身边的人做起。既然不能逃避,就要积极面对。无论遇到任何困难,都要乐观进取,因为还有未来!
天上天下无如佛,
十方世界亦无比。
世间所有我尽见,
一切无有如佛者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永驻年轻心
下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