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三九

2024-07-26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三九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的正宗分。根据科判所说,正宗分共有三科。第一科“明所行”,首先说明了佛的起行因缘,其次是讲法藏比丘依之起行。在法藏比丘起行中,又有世间行与出世行的差别。其中,出世间行又分为“略明所修”和“广明所修”两部分,广明所修统摄了“广前大愿”和“广明所行”两点。关于广前大愿,我们已经简单学习过了,今天一起来看“广明所行”的内容。


广明所行,即详广地说明法藏比丘是如何依愿起行的,包括“明修具”和“明报胜”两部分。其中,明修具分为两层:一是修净土行,二是修法身行。我们先来看第一层法藏比丘修净土行的内容。


阿难!法藏比丘于其佛所,诸天、魔、梵、龙神八部,大众之中,发斯弘誓,建此愿已,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。所修佛国,开廓广大,超胜独妙,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。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,积植菩萨无量德行。








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: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: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,以及当时与会的天龙八部等大众之中,称性发下四十八大愿后,便开始专心致志地发起庄严妙土之行。所修的佛国开阔广大,超胜十方,殊妙无上,恒常如是,无有衰变。法藏比丘在不可思议、无限久远的时间里,不断累积培植菩萨的无量德行,所修的福慧资粮不可称计。


“法藏比丘于其佛所”:“其佛所”,指世自在王佛所。


“诸天、魔、梵、龙神八部,大众之中”:“天”,包括欲界、色界诸天。“魔”,指欲界第六天(他化自在天)的天主魔王。“梵”,指梵天王。“魔”“梵”是别举魔王与梵王,以总括诸天。“龙神八部”乃总别并举,“龙神”是别举,“八部”是总举。“龙”即难陀、跋难陀龙王等。“神”指金刚密迹等护法神。“八部”,即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。“大众之中”,显明发愿的所依之处。


“发斯弘誓,建此愿已”:此是牒前愿心,起于后行。法藏比丘称性发下四十八大愿后,便开始为圆满大愿而广修菩萨行。


“一向专志,庄严妙土”:这是总的说明法藏比丘所起之行。“一向”,从来、一直义。“专志”,指专意于一事而心无旁骛。“庄严妙土”,妙土是所庄严,因行是能庄严。


“所修佛国,开廓广大,超胜独妙”:“修”,在此有严饰义。“廓”,空阔、广阔义。“开廓广大”,如《往生论》所说:“究竟如虚空,广大无边际。”“超胜”,意即不仅广大,国土当中庄严之事,皆悉第一,无有可比。“妙”,有绝待、不可思议之义。


“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”:西方极乐世界是称性建立起来的,体性常然不变,永无衰败。


“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,积植菩萨无量德行”:这是说法藏比丘久远修行无量德行。“兆载永劫”,谓无限久远的时间。“兆”和“载”,均为表示极大数目的名称。


通过学习这一讲,我们可以看出:西方极乐世界的建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法藏比丘以勇猛精进、捍劳忍苦的大行,历经旷劫久远的时间所成就的。了解了这一点,我们更要不断地坚固自己求生极乐的大愿,进而以愿导行,自行化他,持戒念佛,同生极乐!


可谓:


弥陀因地为法藏,

有愿有行积资粮。

兆载永劫建极乐,

依正庄严礼法王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五十六

下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一三九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