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品莲花开 | 第十六篇

2020-05-26    作者:编辑部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0.5.26(农历闰4.4)九品莲华开(十六)~1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不知大家是否记得,“诵经就是与佛谈心”?今天,我将《华严经·明法品》里的一首偈颂和大家分享:“心住菩提集众福,常不放逸植坚慧,正念其意恒不忘,十方诸佛皆欢喜。”让我们多念佛,精进不放逸!




昨天我们学习了上品中生的第一部分内容,了解到上品中生应当修习的行业:“善解义趣,于第一义,心不惊动。深信因果,不谤大乘。”今天,我们再来看上品中生的第二部分内容。
 
经文:
 
行此行者,命欲终时,阿弥陀佛,与观世音,大势至,无量大众,眷属围绕,持紫金台,至行者前。赞言:法子,汝行大乘,解第一义,是故我今来迎接汝。与千化佛,一时授手。
 
经文的大意是说,修行上品中生的人,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无量大众,眷属围绕,手持紫金莲花台来到此人面前。阿弥陀佛赞叹此人说:“法子!汝行大乘菩提道,解甚深的究竟妙理,因此我现在来迎接你。说完,便与同来的一千化佛,同时伸手接引往生的人。
 
紫金台:前面上品上生是金刚莲花台,上品中生是紫金台,莲华台差了一级。这是因为所修功德有差别,果报自然不同的缘故。
 
法子:佛为法王,依佛的教法修行证得第一义谛,故为法王之子,简称法子。
 
接着来看上品中生的第三部分内容:得往生(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)。经文:
 
行者自见坐紫金台,合掌叉手,赞叹诸佛,如一念顷,即生彼国七宝池中。
 
这是说,往生的人看见自己坐在紫金莲花台上,即合掌叉手,恭敬赞叹诸佛的功德。如一念顷的功夫,就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。
 
合掌叉手”:往生者自见坐在紫金莲花台之上,随即合掌称赞敬仰阿弥陀佛等圣众。
 
一念顷”:前面上品上生里说到一弹指顷,这里说一念顷,无论一弹指还是一念,都是指很短的时间。古代印度没有时、分、秒等时间单位,而是用弹指、瞬间、一念、刹那、生灭等名词来充当计时单位。
 
在打一个响指的时间里(相当于二分之一秒),包含了20个瞬间;一个瞬间,包含20个心念;一个心念,包含90个刹那;一个刹那,包含900个生灭。这些都是时间单位,就像一分钟里面有60秒,而一秒里面又有若干个微秒一样。
 
我们平时认为永恒不变的事物,其实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。“一生灭”这样的时间单位,根本不是凡夫所能感受到的。举个例子来说,我们会错误地、固执地认为现前的这个色身就是“我”。其实前一刹那所感觉的“我”,到此刻已经经过了无数的生灭了,根本不再是那个“我”了。如果真明白了“胜义谛”的道理,有了妙上智慧,就能看破(了知因缘所生法的道理)、放下(远离对我、我所的执着)、拿起(发菩提心自利利他)。
 
一位居士对我说,“师父,我能看破,但放不下。”我说:“那你还没有真正看破。”我们平常会说“念佛了生死”,但有没有真正思惟世事虚幻,人命无常,真信切愿以至诚心求生西方极乐净土?我们要知道,放得下娑婆世界,才能往生极乐世界,这是必然的道理
 
让我们以省庵大师的念佛偈颂共勉:
 
借问往生何计策,须凭信行愿俱全。
信根先向心田种,行足还加愿力坚。
路乏资粮终不到,马无缰御孰能前。
但将三事为符契,携手同登九品莲。
 
可见,信、愿、行是多么地重要!
 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九品莲花开 | 第十八篇

下一篇:九品莲花开 | 第十三篇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