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圆通章(七)

2020-06-23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0.6.23(农历5.3)念佛圆通章(七)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给大家提个小建议:根据自己忙闲的情况,选一部适合自己的经典每日读诵。读是照本念,诵是背诵,天长日久,定会受益。《华严经》中有偈颂和大家分享:“以乐菩提故,其心渐调伏,令信益增长,于法无违谤。”




继昨日学习“彼佛教我,念佛三昧”,知道了修因地行,成就佛果的方法,今天我们接着来了解“念佛三昧”。

 

我们知道,概括来说,念佛略有四种。根据清朝大德续法法师解释之义,第一种,称名念佛。《文殊般若经》云,众生愚痴暗钝,难以观修,只要能持名念佛相续,自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点可以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的经文为证:“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。”

 

第二种,观像念佛。通于两种。一观现在相好光明的佛。如《法华经》云,“起立合掌,一心观佛。”二观彩画雕塑铸造的佛。如优填王以栴檀作佛像。优填王是佛在世时印度的一个国王。佛成道以后思报母恩,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,数月未还。优填王思念佛,找人用旃檀木雕刻了佛像。

 

第三种,观想念佛。《十六观经》云: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故心想佛时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

 

第四种,实相念佛。《观佛三昧》经云:“佛告阿难,住念佛者,心印不坏。”此谓:明了自心,名为念佛。如如不动,名为不坏。《华严经》中解脱长者所谓,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随意即见就是。

 

“三昧”是梵语,此云正定,即一心不乱。《文殊般若经》中佛告文殊:欲入一行三昧者,应处空闲,舍诸乱意,不取相貌,系心一佛,专称名字,随彼方所,端身正向。能于一佛,念念相续,即是念中,能见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。念一佛功德,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。

 

根据圆瑛老法师所讲,众生的心多随境转,从朝至暮,从年竟岁,从生到死,都是对境生心,念念分别。佛教众生称念佛名,就是以念佛的正念,止息攀缘的妄念。每一念都住在佛号声中,其他念头自然不起,进而达到六根都摄,净念相继。

 

念佛一法,千万不可看轻。念佛乃是最简单、最圆妙的无上法门。一句弥陀名号,一心称念,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学。

 

一切众生,本来是佛,具有佛慧。世尊亲见此理,欲令众生,证入佛慧,所以教人持名念佛。也就是教授众生揩磨心镜、断除妄想的方法。行住坐卧,不离一句佛号,念兹在兹,无有间断,妄想自会离去,佛慧自得开发

 

有个小和尚,请问他的师父:“师父,请您老人家告诉我什么是佛。”老和尚说:“嘿,你就是佛!”小和尚一愣:“师父,我怎么没感觉到呢?”老和尚说:“佛在你那儿睡着了!”这就是说,因为我们的佛性没有被开发出来,所以不得受用。

 

既知实相念佛之理,又能脚踏实地持名念佛,那就好好用功修持。既然“是心是佛”,那就努力“是心作佛”吧

 

正谓:

 

一句弥陀
念念念起
转凡成圣
自有主意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念佛圆通章(八)

下一篇:念佛圆通章(六)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